央视新闻【神十6月发射 3名航天员再访天宫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宣布,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、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。
作者归档:Windows Hao
Windows 7设置由VHD启动系统
VHD Native Boot作为Windows 7和Windows Server 2008 R2新增重要功能之一,它支持系统直接从VHD启动。
1. 说明
系统要求:Windows 7 Enterprise 或 Ultimate版,其它版本不支;Windows Server 2008 R2 除 Foundation Edition版本不支持外,其它版本都支持
磁盘要求:系统必须有两个分区,System分区必须有Windows 7 Boot environment Files和BCD存储。如果VHD文件类型为动态扩展,必须确保磁盘有足够的磁盘空间。最多支持挂接 512 个VHD文件。
另外,从VHD启动的系统,不支持系统休眠和Over SMB 共享;保存VHD文件的分区不支持Bit-locker加密,VHD文件的父分区不支持Volume Snaphot功能;VHD不能配置为动态磁盘,也不支持建立软件Raid。相比物理硬盘,VHD没有CACHE,所以在写数据时,VHD硬盘相比物理硬盘有些差异,但读性能基本上和物理硬盘相近。
2. 必备工具
(1) bcdboot - bcd 启动文件创建和修复工具。
bcdboot.exe 命令行工具用于将关键启动文件复制到系统分区以及创建新的系统 BCD 存储。
bcdboot <source> [/l <locale>] [/s <volume-letter>] [/v] [/m [{OS Loader ID}]]
source——指定 windows 系统根目录的位置。
/l ——指定在初始化 BCD 存储时使用的可选区域设置参数。默认值为“简体中文”。
/s ——指定一个可选的卷号参数,该参数用于指定要将启动环境文件复制到的目标系统分区。默认值为固件标识的系统分区。
/v ——启用详细模式。
/m ——如果提供了操作系统加载器 GUID,则此选项可以将给定的加载器对象与系统模板合并起来,以产生可启动条目。否则,只合并全局对象。
(2) Bcdedit
Bcdedit.exe 命令行工具用于修改启动配置数据存储。启动配置数据存储包含启动配置参数并控制操作系统的启动方式。
(3) diskpart
磁盘分区管理工具。在本例中,它用来在命令行状态产生VHD文件,分区,格式化等
(4) imagex
WIM映像管理工具,它包含在微软AIK工具包中。本例中,用它来释放安装映像Install.WIM文件到VHD文件。
(5) 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部署服务
3. 部署
用VHD启动计算机,有以下两种场景,一是将VHD部署在已有OS的计算机上,二是裸机的部署。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裸机,由于硬盘上没有OS,也就没有Windows 7的启动文件和MBR,所以必须首先产生一个系统分区,并使用Bcdboot将Windows 7启动文件写入这个分区;同时也必须产生一个主分区,用来存放VHD文件。对于在已有OS的计算机上部署,主要是要产生VHD文件,并将Windows 7或Windows 2008 R2映像释放到VHD硬盘,并使用BCDEDIT工具增加启动项目。
由于VHD文件有动态,固定,差异这三种类型,为了保证性能,推荐使用固定尺寸大小的VHD文件。
在已有OS的计算机上部署
实验环境:使用Microsoft Virtual Server 2005 SP1产生一台虚拟机Windows 7并安装好WINDOWS 7 7600操作系统和AIK工具包,这台虚拟机有两块虚拟硬盘,一块c:,已安装好Windows 7;另一块e:,用来产生VHD文件;光驱为D:
启动计算机,进行如下操作(注意以下操作均以管理员BILL.xu进行操作)
(1) 以管理员身份进入命令提示符状态,运行DISKPART
(2) 依次输入以下命令:
Create vdisk file=e:\win2007.vhd maximum=10000 type=fixed(在e盘产生名为win2007.vhd,大小为10000MB,类型为固定尺寸的VHD硬盘),等待一段时间完成。
Select vdisk file=e:\win2007.vhd(选择e:\win2007.vhd磁盘文件)
Attach vdisk(连接到虚拟磁盘文件)
Create Partition Primary(产生主分区)
Assign Letter R(分配盘符为R)
Format Quick Fs=ntfs(以NTFS文件系统快速格式磁盘),此时在我的电脑会多出一块盘符为R的硬盘。
(3) 打开虚拟服务器管理网站,编辑虚拟机Windows 7设置,在光驱中加载windows 7安装光盘ISO文件。
(4)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AIK工具包中的Deployment Tools Command Prompt,运行以下命令
imagex /info d:\sources\install.wim(显示安装映像文件的信息,主要是查找映像文件中各个版本的image index号)
imagex /apply d:\sources\install.wim 5 r:\(将安装映像中image index=5映像释放到r:盘,即释放到VHD文件上,image index=5这旗舰版),等待完成。
(5) 回到第二步的窗口,输入以下命令
detach vdisk(分离虚拟磁盘文件)
exit(退出DISKPART命令)
(6)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下,输入以下命令
bcdedit /copy {current} /d "Starting From VHD"(编辑BCD数据库,将{current}复制为副本,注释为Starting From VHD。执行后会返回新项目的GUID)。在本操作中返回的GUID为 {91efbc47-7796-11de-8788-b469c8eae731}
bcdedit /set {91efbc47-7796-11de-8788-b469c8eae731} device vhd=[e:]\win2007.vhd(编辑BCD数据库,修改guid为{91efbc47-7796-11de-8788-b469c8eae731}的device值修改为[e:]\win2007.vhd,注意[])
bcdedit /set {91efbc47-7796-11de-8788-b469c8eae731} osdevice vhd=[e:]\win2007.vhd
bcdedit /set {91efbc47-7796-11de-8788-b469c8eae731} detecthal on(允许启动时硬件抽像层检测)完成后,将e:\win2007.vhd备份到其它位置,备用。
(7)重新启动计算机,选择“Starting From VHD”,出现安装界面,安装操作系统,完成。
在裸机上的部署
实验环境:使用Microsoft Virtual Server 2005 SP1产生一台虚拟机Win7VHD,一块硬盘c:,光驱为D:。
(1) 打开虚拟服务器管理网站,编辑虚拟机Win7VHD设置,在光驱中加载WINPE的ISO文件。WINPE光盘的ISO文件可以在装好AIK的文件夹下找到。
(2) 用WINPE光盘启动计算机,选择命令提示符
(3) 依次输入以下命令
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=200
format quick fs=ntfs
assign letter=s
active
产生个尺寸大小为200M的文件,以NTFS格式化,并指定盘符为S,激活这个分区
create partition primary
format quick fs=ntfs
assign letter=c
exit
将其它的空间产生一个主分区,以NTFS格式化这个分区,分配盘符为C。
(4) 将我们上例中第6步产生的备份的文件复制到c盘
(5) 在命令提示符状态使用Diskpart,连接虚拟磁盘文件win2007.vhd
Diskpart
select vdisk file=c:\win2007.vhd
attach vdisk
exit
(6) cd f:\windows\system32 (F:为虚拟磁盘文件加载后产生的盘符)
bcdboot f:\windows /s s: 将系统文件复制到系统盘(即前面产生200M的系统分区)
(7) 以硬盘启动计算机,完成安装。
Linux下大于2TB设备分区工具 -- parted介绍
随着单块硬盘容量的增大和硬盘价格的下降,2TB的磁盘使用将很快会普及,由于传统的MBR方式存储分区表的方 式缺陷,将可能导致很多分区工具不能正确地读取大于2TB容量的硬盘而无法正常分区大容量硬盘。其实linux在很早就已经有相关的工具来化解这个困境 了,那就是parted。
parted是类似fdisk的命令行分区软件,假设我们在linux系统中有一块未分区的硬盘挂载为/dev/hdd,下面以实例的方式来讲解如何使用 parted:
注意:parted的操作都是实时的,也就是说你执行了一个分区的命令,他就实实在在地分区了,而不是像fdisk那样,需要执行w命令写入所做的修改, 所以进行parted的测试千万注意不能在生产环境中!!
标记:#开始表示在shell的root下输入的命令,(parted)表示在parted中输入的命令,其他为自动打印的信息
1、首先类似fdisk一样,先选择要分区的硬盘,此处为/dev/hdd:
# parted /dev/hdd
GNU Parted 1.8.1
Using /dev/hdd
Welcome to GNU Parted! Type 'help'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.
2、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/dev/hdd作为我们操作的磁盘,接下来需要创建一个分区表(在parted中可以 使用help命令打印帮助信息):
(parted) mklabel
Warning: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/dev/hdd will be destroyed and all data on this disk will be lost. Do you want to continue?
Yes/No?(警告用户磁盘上的数据将会被销毁,询问是否继续,我们这里是新的磁盘,输入yes后回车) yes
New disk label type? [msdos]? (默认为msdos形式的分区,我们要正确分区大于2TB的磁盘,应该使用gpt方式的分区表,输入gpt后回车)gpt
3、创建好分区表以后,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分区操作了,执行mkpart命令,分别输入分区名称,文件系统和分区 的起止位置
(parted) mkpart
Partition name? []? dp1
File system type? [ext2]? ext3
Start? 0
End? 500GB
4、分好区后可以使用print命令打印分区信息,下面是一个print的样例
(parted) print
Model: VBOX HARDDISK (ide)
Disk /dev/hdd: 2199GB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B/512B
Partition Table: gpt
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
1 17.4kB 500GB 500GB dp1
5、如果分区错了,可以使用rm命令删除分区,比如我们要删除上面的分区,然后打印删除后的结果
(parted)rm 1 #rm后面使用分区的号码
(parted) print
Model: VBOX HARDDISK (ide)
Disk /dev/hdd: 2199GB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B/512B
Partition Table: gpt
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
6、按照上面的方法把整个硬盘都分好区,下面是一个分完后的样例
(parted) mkpart
Partition name? []? dp1
File system type? [ext2]? ext3
Start? 0
End? 500GB
(parted) mkpart
Partition name? []? dp2
File system type? [ext2]? ext3
Start? 500GB
End? 2199GB
(parted) print
Model: VBOX HARDDISK (ide)
Disk /dev/hdd: 2199GB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B/512B
Partition Table: gpt
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
1 17.4kB 500GB 500GB dp1
2 500GB 2199GB 1699GB dp2
7、由于parted内建的mkfs还不够完善,所以完成以后我们可以使用quit命令退出parted并使用 系统的mkfs命令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了,此时如果使用fdisk -l命令打印分区表会出现警告信息,这是正常的
#fdisk -l
WARNING: GPT (GUID Partition Table) detected on '/dev/hdd'! The util fdisk doesn't support GPT. Use GNU Parted.
Disk /dev/hdd: 2199.0 GB, 2199022206976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267349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hdd1 1 267350 2147482623+ ee EFI GPT #mkfs.ext3 /dev/hdd1
#mkfs.ext3 /dev/hdd2
#mkdir /dp1 /dp2
#mount /dev/hdd1 /dp1
#mount /dev/hdd2 /dp2
认识(大端--小端)端模式
端模式(Endian)的这个词出自Jonathan Swift书写的《格列佛游记》。这本书根据将鸡蛋敲开的方法不同将所有的人分为两类,从圆头开始将鸡蛋敲开的人被归为Big Endian,从尖头开始将鸡蛋敲开的人被归为Littile Endian。小人国的内战就源于吃鸡蛋时是究竟从大头(Big-Endian)敲开还是从小头(Little-Endian)敲开。在计算机业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也几乎引起一场战争。在计算机业界,Endian表示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顺序。下文举例说明在计算机中大小端模式的区别。
如果将一个32位的整数0x12345678存放到一个整型变量(int)中,这个整型变量采用大端或者小端模式在内存中的存储由下表所示。为简单起见,这里使用OP0表示一个32位数据的最高字节MSB(Most Significant Byte),使用OP3表示一个32位数据最低字节LSB(Least Significant Byte)。
地址偏移 大端模式 小端模式
0x00 12(OP0) 78(OP3)
0x01 34(OP1) 56(OP2)
0x02 56(OP2) 34(OP1)
0x03 78(OP3) 12(OP0)
如果将一个16位的整数0x1234存放到一个短整型变量(short)中。这个短整型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在大小端模式由下表所示。
地址偏移 大端模式 小端模式
0x00 12(OP0) 34(OP1)
0x01 34(OP1) 12(OP0)
由上表所知,采用大小模式对数据进行存放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存放的字节顺序,大端方式将高位存放在低地址,小端方式将低位存放在低地址。采用大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符合人类的正常思维,而采用小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利于计算机处理。到目前为止,采用大端或者小端进行数据存放,其孰优孰劣也没有定论。
有的处理器系统采用了小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,如Intel的奔腾。有的处理器系统采用了大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,如IBM半导体和Freescale的PowerPC处理器。不仅对于处理器,一些外设的设计中也存在着使用大端或者小端进行数据存放的选择。
因此在一个处理器系统中,有可能存在大端和小端模式同时存在的现象。这一现象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,这要求系统设计工程师,必须深入理解大端和小端模式的差别。大端与小端模式的差别体现在一个处理器的寄存器,指令集,系统总线等各个层次中。
判断大端小端
int i=1;
char *p=(char *)&i;
if(*p==1)
printf("1");
else
printf("2");
大小端存储问题,如果小端方式中(i占至少两个字节的长度)则i所分配的内存最小地址那个字节中就存着1,其他字节是0.大端的话则1在i的最高地址字节处存放,char是一个字节,所以强制将char型量p指向i则p指向的一定是i的最低地址,那么就可以判断p中的值是不是1来确定是不是小端。
| 内存地址 | 0x4000 | 0x4001 |
| 存放内容 | 0x34 | 0x12 |
| 内存地址 | 0x4000 | 0x4001 |
| 存放内容 | 0x12 | 0x34 |
| 内存地址 | 0x4000 | 0x4001 | 0x4002 | 0x4003 |
| 存放内容 | 0x78 | 0x56 | 0x34 | 0x12 |
| 内存地址 | 0x4000 | 0x4001 | 0x4002 | 0x4003 |
| 存放内容 | 0x12 | 0x34 | 0x56 | 0x78 |
PHP处理大于2038年以后的日期
php函数中的date函数在某些系统(如 Windows)中限制为从 1970 年 1 月 1 日到 2038 年 1 月 19 日。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幸运的是php 5.2.0版本以后我们直接使用php的DateTime 类DateTime::format 被设计成不受外部设置影响(面向对象就应该如此)。
所以无论你如何改变环境参数 date_default_timezone ,都不会影响输出结果要想改变 DateTime::format 的时区设置,需要向
DateTime::setTimezone 传入一个时区对象 DateTimeZone
|
1 2 3 |
$d = new DateTime('@2444486400'); $d->setTimezone(new DateTimeZone('PRC')); echo $d->format('Y-m-d H:i:s'); //2047-06-19 00:00:00 |
将大于2038年的标准时间转化成时间戳
|
1 2 |
$d = new DateTime('2047-06-19 00:00:00'); echo $date->format('U'); //2444486400 |
更多请看:http://www.php.net/manual/en/datetime.construct.php